放颱風假依據+1 氣象署增「1預報」供各縣市參考

2025-04-21 IDOPRESS

氣象署將新增颱風警報期間沿海地區風力預報。(示意圖/東森新聞)

去年(2024)共有4個颱風登陸台灣,創10年來首次侵台颱風數高於氣候平均值的紀錄,11月更出現有紀錄以來首次的4颱共舞。中央氣象署今年將新增「颱風警報期間沿海地區風力預報」,作為各縣市政府停班課參考依據。

氣象署表示,今年將新增的颱風警報期間沿海地區風力預報,能提供縣市首長在颱風警報期間的視訊連線會議時,作為停班停班的決策參考;今年3月起試辦的「陸上強風特報鄉鎮燈號」,預計今年年底正式上線,提供更細緻的鄉鎮強風預警與燈號分級資訊。

氣象署長呂國臣表示,現有雨量站平均相隔7、8公里,但短延時強降雨常有的小範圍、強度強特性,可能使局部地區難以量測;而每2分鐘、每250公尺監測的雷達儀,能彌補雨量站的不足,現有的雷達儀可監測大台北及桃園、台中及彰化、高雄及屏東,並已向美國訂購2具雷達。

呂國臣表示,新採購2具雷達規劃安裝在宜蘭、雲林,屆時可涵蓋雲林及嘉義、蘭陽平原及福隆山區,幾可涵蓋大都會區,不過目前時程還未確定,未來也將把雷達站數據用於AI模型訓練,提升短延時強降雨預報能力。

另外,氣象署在去年完成高雄市都會區客製化地震預警系統後,預計今年再完成台中市的系統,地震預警時效將由10秒縮短至7秒,預警盲區35公里縮小到24公里,並嘗試在偏遠山區增建觀測站,透過密度縮短預警觸發時間。

免責聲明:本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,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亦不負任何法律責任。本站所有資源全部收集於互聯網,分享目的僅供大家學習與參考,如有版權或知識產權侵犯等,請給我們留言。
©版權 2009-2022中國商業網      聯繫我們   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