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7-31
IDOPRESS
2025年上半年經濟&住宅金融指標。(21世紀不動產提供)
2025年上半年台灣房市明顯進入盤整期。根據21世紀不動產觀察,市場呈現三大交錯動能:「買氣趨緩」、「建商策略性調整」、「資金環境仍屬寬鬆」,顯示景氣擴張與實際購屋行為間產生「信心與行動溫差」,房市轉向觀望與調整並行的新階段。
買氣趨緩:核貸件數年減35%,政策壓力延續
根據金融聯合徵信中心統計,2025年第一季全台「購置住宅貸款核准件數」約為3.5萬件,較前一季減少22%,年減幅高達35%。受利率走高、房價高檔與信用政策持續緊縮影響,購屋人入市意願疲弱,成交週期顯著拉長。
2024年9月,中央銀行啟動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,針對「第二戶購屋貸款」限縮成數至五成,並新增「一年內出售原屋」切結條款。違規者恐面臨補繳貸款差額、取消寬限期與加收違約金等處置。21世紀不動產提醒,相關切結案將自2025年9月起陸續到期,預期將成為下半年市場波動的潛在風險因子。
資金環境:利率升高、資金仍寬鬆,觀望與撐盤並存
中央銀行資料顯示,2025年6月五大銀行平均房貸利率升至2.283%,年增4.5%,創下16年新高水位。然而資金供給並未收緊,M1B與M2年增率分別為2.44%與3.45%,顯示市場流動性仍維持寬鬆水位。
主計總處指出,2025年第1季GDP年增率達5.48%,高於原預期的3.46%,創近四季新高,並為近15季次高。CPI年增率為1.37%,顯示通膨壓力溫和、物價環境穩定。儘管景氣回升明確,房市買盤卻未同步回溫,顯示買方信心未隨經濟擴張同步修復。
21世紀不動產指出,房價高檔、利率走升與政策不確定性交織,壓抑買方信心,成交節奏普遍放緩。
建商調整:資金未撤出,轉向潛力區塊佈局
儘管買盤趨於保守,建商整體信心尚未動搖。2025年5月,全台建築貸款餘額達新台幣3.4兆元,年增3%,顯示資金仍持續投入開發市場。
建商推案策略趨於精準,聚焦具備重劃潛力、交通建設或產業題材的區域,如北部都更案場、中南部高鐵與捷運沿線。此類佈局顯示開發商正提前為中長期交屋高峰卡位,並審慎控管風險。
國際變數升溫:台美關稅談判未決,信心修復再添挑戰
除了內需與資金因素外,國際變數亦為市場帶來外部壓力。美國針對台灣關稅制度的未定案情勢,也成為近期壓抑市場信心的潛在外部變數。21世紀不動產表示,若美方正式對台實施高額關稅,不僅影響台灣出口與科技產業競爭力,也將間接壓抑企業資本支出與就業穩定性,進而影響民眾購屋信心與可支配所得。在此國際不確定性升溫背景下,整體房市更顯審慎觀望,短期內買氣回升力道有限。
展望後市:信心未復甦,剛性需求仍穩定撐盤
21世紀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副理董家菱指出,2025年下半年房市將延續盤整路徑,觀望氛圍與政策檢驗期交織,市場需求出現更明顯的投資與自住分化趨勢。
她指出,儘管短期內買方信心未見明顯回升,但自住型剛性需求仍為穩定支撐主力,特別是交通建設逐步落成、產業聚落形成與生活機能成熟的區段,具備中長期抗震韌性。
董家菱強調,在高利率與政策不確定性壓力下,購屋者應審慎評估自身財務彈性與風險承受能力,建議房貸支出宜控制在家庭可支配所得的三成以內,以避免債務壓力侵蝕生活品質,偏離成家的初衷。